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湖北文理学院“协同育人337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水平,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澳门新浦新京5197在教学与学生工作协同育人过程中小步积累、渐次而进,探索出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模式(以下简称导师制)。
二、实施导师制的背景和意义
澳门新浦新京5197是一个基础性理科学院,学生的专业强度高,学业难度大,每学期的学业清理中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跟不上节奏,欠学分多。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增强学生对数学专业有更深的认同感,数学系教工党支部在教工党员中开展了一项特色项目,即党员对学生一对一教育、指导,即学生从入校开始,党支部就给每个学生安排一名党员导师,开始四年全方位教育指导工作,学生学风明显好转。
2018年学院新的领导班子到位后,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学工与教学分管领导联手,在全院所有教师中大力推行导师制,一方面建立了学生亲近老师、跟随老师、求教老师的畅通渠道,另一方面促进专业老师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目前学生学习成效显著,师生教学相长的效果十分明显,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三、实施过程与经验
(一)优化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
学院党委审定了数学系制定的《导师制工作规范》。以制度文件的形式,把实践探索的导师制的做法固化下来,促进该项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2、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院长双一把手任组长,分管教学和学工院领导任双副组长,教学办负责实施导师制的日常事务和台账管理,学工办协同参与日常学生管理。
3、经费保障。
学院经费中专门保障导师制的实施和日常开支的费用,提高场地、办公条件,并将导师的学生工作量列入年终绩效分配。
4、队伍保障。
面向全院专职教师选聘学生导师,重点遴选高学历、高职称、年富力强的教师,建立起导师库和中青年相结合的导师梯队。
(二)分年级分层协同育人
根据指导老师学历、职称等确定分配学生人数。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和育人资源,利用教学科研实验室开展科研实习或科研实践、创新实训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鼓励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课题或项目),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或自主开展科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有主题性地开展指导。大一主要针对学生进大学后,生活适应性,及对专业的认知、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大二主要针对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计算机考级、英语考级、创新项目申报、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指导。大三主要针对学生专业学习、师范技能培养、学科竞赛、考研、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大四主要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考研、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
(三)用情用心关爱学生
学生入校三个月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学院为每名学生安排一名导师。导师们在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将给予学业生活全方位的指导。平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对学生不管是在学业上、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帮助。有的老师发现学生因为天气变化身体不适了,给予温暖的问候和悉心的帮助。有的老师在学生生日时给予祝福,让学生感到家的温暖。有的学生生活出现困难,指导老师及时给予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当学生遇到困难,心情不好时都会主动跟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关系。
(四)构建立体化的师生联系交流机制
建立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的立体化交流机制。不仅通过学院的师生交流平台,开展集中式、团体式的交流。各指导老师建立有指导交流QQ群、微信群,指导的不同年级学生在一起,可以进行实时指导,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指导,通过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氛围,同一个导师指导的高年级也会对低年级学弟学妹进行相应的帮助和引导。
(五)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四个回归”
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育人,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辅导员与导师深度沟通交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形成了学院抓老师、老师抓学生、学生抓学习、学习促成才的良好氛围。同时把全部学生分类分别划给导师,精英化、精细化管理和培养,促进教师回归本分、学生回归常识、学院的办学回归初心、本科教育回归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