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浦新京5197

【师德标兵风采】陈仕军:潜心专业 立德树人
2018-10-08 17:02:31 来源: 浏览:

陈仕军,湖北保康人,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9年获华中科技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硕士学位,201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澳门新浦新京5197讲师。2014年入职我校以来,陈仕军先后担任信息1411班班主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党支部书记、数学建模培训与竞赛负责人,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专心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恪尽职守,关爱学生,获得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陈仕军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多项省级奖,指导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关爱学生,引领学生思想和专业进步

作为信息1411班的班主任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陈仕军一直关爱并鼓励学生,不断引领学生思想和专业进步。陈仕军通过走访宿舍、参与课下交流、参加班级主题活动、与班干部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生活困难,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陈仕军教导学生要“以德为先”,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忘上大学时“立志成才”的初心。

王茂林同学来自贵州遵义的大山,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庭贫苦,学习基础差。陈仕军以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勉励他要发扬大山人能吃苦的精神,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在陈仕军的教导下,王茂林学习非常用功,大二以后各门课程成绩稳步提升,得到了各门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并且在大二下学期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标。

对于部分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和信心不足、旷课迟到、性格内向、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陈仕军总是不厌其烦地与他们谈心交流,使他们逐步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定位。方浪同学从小失去双亲,刚上大学就沉迷于游戏,第一学年多门课程挂科,面临留级。陈仕军多次找到方浪进行开导,一方面不给他太大压力,另一方面让他逐渐认识到搞好学业的重要性。在陈仕军的反复教导下,方浪同学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立志刻苦学习,并且定下考研的目标。大二以后,他基本没有挂科,并且重修并完成了之前落下的所有课程。

为了帮助考研学生,陈仕军总是利用自身经验和人脉,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包括联系熟悉的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复习备考和考研复试。2018年2月,李超樊和张锦红两位同学的考研初试成绩均勉强通过初试分数线,他们在收到考研复试通知后,都没有信心去参加复试。得知这些情况后,陈仕军专门找到他们,给予他们精准的专业指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告诉他们如何在复试时突出自己的优势和专长,比如要对所报考专业的特点加强了解,要向复试老师展示自己强烈的读研愿望,以及将来的科学研究规划等。最后,李超樊和张锦红都顺利通过考研复试,进入他们理想中的高校继续深造。

钻研教学,激励学生兴趣和潜能提高

作为专业教师,陈仕军每年承担《高等数学》等教学工作约300个课时。虽然教学任务如此繁重,但他一直保持“钻研教学、关爱学生”的敬业精神,积极地投入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地讲授每一节课。他还通过师生QQ群和微信群等信息平台,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耐心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尽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潜能的提高。

针对部分学生的“恐惧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无用论”等畏惧退缩心理,陈仕军时常以生活中或自己科研中的案例,例如计算旋转楼梯的钢材长度、测量不规则土地面积、计算小山的表面积、规划物流快递中的车辆路线等,深入浅出讲解其数学原理,不断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担任专科班的《高等数学》课程期间,陈仕军时常利用课间时间给同学们宣讲身边熟悉的专科生的励志故事,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能。在陈仕军的鼓励下,学生克服了对数学的畏惧退缩心理,并取得可喜的进步。如机械工程学院2014级机电班刘樊、罗成刚等同学刻苦学习,成功实现专科升本科的学习目标,目前正在备战考研。

2018年上半年,陈仕军承担《数据结构》课程讲授工作,这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令很多学生头疼的课。由于前期课程C语言基础不太好,很多学生出现“理论听得懂,但实践不会”的现象。为此,陈仕军时常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专业知识。陈仕军还多次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补习包括C语言使用技巧在内的基础知识。对于C语言的重要知识点,陈仕军总是先亲手编程,做出示范,再让学生动手实践,教学效果非常好。

课外,陈仕军还通过QQ、微信等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莫建恒来自广西,学习基础比较弱,最初编制的程序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学习信心不足,不敢提问。陈仕军教导他不管有什么样的问题,都要及时提出来,只有在不断提问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才能逐步深刻,学习才能稳步提升。在陈仕军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他积极提问,陈仕军每次都耐心解答和指导,一学期下来,他的编程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期末考试也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利用假期,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陈仕军每年都要利用周末和暑假,负责组织两期数学建模的课外创新实践培训工作,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宣传、组织、课程材料准备,到授课、结业材料整理等,陈仕军都要亲力亲为,付出很多心血。除了举办数学建模课外创新实践培训班之外,陈仕军每年都要亲自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从报名组队、参赛培训,到参赛指导,始终都奋战在第一线。2017年9月14日晚,为期3天3夜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开始后,陈仕军家有5岁和5个月的两个孩子,在平时他每天晚上都需要亲自照顾,但为了充分利用宝贵时间指导学生参赛,以保证学生竞赛顺利进行,陈老师顾不上家人和孩子,全程陪同学生参赛并给予指导。他几乎三天三夜未睡觉,直到最后所有参赛队顺利提交答卷。近三年以来,在陈仕军的带领下,我校学生获得了多项省级奖。通过数学建模培训和参赛,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切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陈仕军与学生们也通过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在师生教学互动中逐步建立起了深厚的师生友谊。特别是很多参赛的同学,如汪茂春、江梁、王倩、张保江、乔红、胡江涛等,都考取了985或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他们不忘陈老师的培育师恩,一直与陈老师保持联系。

此外,陈仕军还利用课外时间成立了学习和学术研讨小组。他通过建立师生QQ群和微信群,向学生分享了大量适合于本科生学习和研究的科研材料。除了在师生QQ群和微信群进行交流指导外,他还不定期利用晚自习或周末时间,举办基础科研知识讲座,吸引各专业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学术研讨小组。目前,学术研讨小组已有20多人的规模。除了分享科研相关资源,陈仕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时常在学术研讨小组内分享我校或其他学校的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对学术研讨小组的成员进行正面引导。

同时,陈仕军还鼓励同学们积极申报和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学术研究,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基于学术研讨小组这个平台,相关科研小组也自动成立起来。科研小组的学生们在陈仕军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目前,学术研讨小组的学生们已申请并获批5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已完成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已发表1篇学术论文。

潜心研究,提升自身科研和教学水平

陈仕军认为,如果高校教师只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对自己降低要求,就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人才。他在专心教学和指导学生之外,还一直关注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围绕公共交通车辆和驾驶员调度、矩形件下料等组合优化前沿问题开展科学探讨。目前,陈仕军正在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并完成了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他潜心于学术研究,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也有效地促进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供稿:教师工作部)

】【打印关闭
上一篇关于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网络课程培训学习的通知 下一篇襄阳市数学学会开展“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科普宣传活动

最新内容

热门内容